人工智能:看谷歌如何“杀入”汽车业
十年前,苹果发布了第一款iPhone。十年后,数字化革命正在进入全新阶段,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操作系统将使自动化驾驶成为主流。
斯蒂夫·乔布斯凭借“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经营理念,成为这个时代的创新之父。iPhone不仅改变了拨打电话的方式,同时也创造了全新的业务模式。苹果开发移动操作系统iOS,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基础平台。而在iOS平台上的绝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人员。仅仅通过应用商店的分成模式,苹果一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谷歌随即打造出安卓生态系统,与苹果分庭抗礼。
IT界的变幻与自动化驾驶又有什么关联?2017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和北美国际车展给出了答案。在底特律的北美国际车展上,Waymo(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向传统汽车企业发起了挑战,他指出:“我们已经能够自主打造整套无人驾驶传感器系统,并且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了90%。”
Waymo研发的自动化驾驶汽车正通过十字路口。(图片来源:Waymo)
Krafcik的这番话底气十足。这是因为谷歌的研发人员早已在自动化驾驶领域积累了长达十年、总测试里程达870,000英里(140万公里)的丰富经验。迄今为止,业内普遍认为首批自动化驾驶汽车的造价会十分高昂。现在,Krafcik携手克莱斯勒推出的经济型自动化驾驶汽车Pacifica进军无人驾驶领域无疑表明:基本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自动化驾驶技术正在快速走向应用。Waymo一举降低了自动驾驶的门槛。
自动化驾驶汽车操作系统
Waymo在汽车制造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简直是在向老牌汽车主机厂“宣战”。如今,高端汽车已经在使用非常复杂的技术,汽车电子的软件代码多达一亿多条。但汽车所采用的电子架构却有些守旧,需要使用多达50到100个中央处理器,且其中大多数处理器功能单一。传统汽车缺少的是统一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在硬件和功能之间建立抽象层。
统一的操作系统意味着不同品牌的汽车都能定期实现软件更新。宝马董事会成员Klaus Fröhlich表示:“靠一个公司的力量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希望与各方合作,尽快出台针对自动化驾驶的行业标准。”。Fröhlich显然感受到了形势的紧迫性,他指出:“优步这类科技公司正在网约车领域筹划自动驾驶汽车。我们必须做好应对。”
图中的宝马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图片来源:宝马)
目前,自动化驾驶汽车缺少处理突发事件的中央智能。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必须能像经验丰富的人类驾驶员一样,对路上发生的各种状况进行可靠的判断。戴姆勒图像分析负责人Uwe Franke解释道:“自动驾驶系统的图像识别还不完善。它必须能够理解图像的含义来预测结果。”传统汽车能通过预编程模式作出响应,但不能产生主动性行为。与棋类等规则明确的游戏不同,道路交通存在很大变数,因为道路上的机动车和行人数量众多,而且并不时时刻刻遵守交通规则。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汽车需要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全新操作系统。在IT界,谷歌搜索(互联网的中枢)、安卓(占据主导地位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苹果iOS(安卓仅存的主要竞争对手)三足鼎立,市场已基本定型,全新的操作系统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很高。戴姆勒硅谷研发中心负责人Arwed Niestroj表示:“人工智能领域也在发生着相同的一幕。随着Google Home和Amazon Alexa语音助理产品大获成功,市场需求越来越大,Facebook等巨头也启动了人工智能的开发。”
IT企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每家企业都在设法围绕人工智能建立各自的生态系统。Niestroj表示:“一个平台的前景越诱人,就越能激发创造力。”开发应用程序或电脑游戏的程序员正在纷纷投身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Alphabet(谷歌)、微软、Nvidia等IT巨头则在为人工智能研发各种软件工具。Niestroj解释说:“Nvidia不仅开发高性能芯片,也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开发环境。谷歌等公司则在为机器学习提供成本经济、取之不尽的计算能力。”总之,人工智能的门槛够低,机会诱人。
芯片制造企业Nvidia与梅赛德斯等汽车主机厂联手。(图片:戴姆勒)
世界各地的初创企业都在忙于尝试开发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不仅是自动化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甚至住宅和城市也能实现自我管理。这些建筑和城市之间的互联则通过汽车(最复杂的移动设备)和物联网实现。
人工智能的逻辑和自然语言人机交互技术能很方便地从一种产品转移到另一种产品上实现。Niestroj表示:“这个领域正在实现飞速发展。”今后十年间,智能操作系统将成为标准,其中便涵盖了自动驾驶。Waymo希望能向菲亚特和本田以外的更多汽车主机厂提供其平台,这大概也是宝马董事会成员Klaus Flohlich急于同联盟伙伴联手作出反击的原因。
关于作者:
Joachim Becker博士(出生于1963年)热衷于追踪前沿技术。他在《南德意志报》这家德国知名报社担任技术编辑,所撰写的文章题材丰富,包括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传统的人类驾驶等。
面对谷歌等硅谷公司,传统主机厂和供应商是否将处于下风?他们的业务模式将受到哪些威胁?请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